月缴费基数的计算方式如下:
一般规定 :月缴费基数通常以上一年度员工个人的薪资收益为准。具体计算方式包括:
若薪资收入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则需以此为标准进行缴费。
如果薪资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六成,那么将以这个比例作为缴费基数。
而当薪资处在上述区间之内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如实申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
特殊情况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其缴费基数将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
社保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际工资收入申报。
申报与核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如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等证明。
参保单位为其职工申报的缴费基数,其数值元以下部分四舍五入到元。
综上所述,月缴费基数的计算主要依据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并根据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和60%设定上下限。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则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