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当月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实际出勤天数计算
离职当月的工资一般按照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月工资 ÷ 21.75 × 实际出勤天数。其中,月计薪天数21.75天是根据《劳动法》规定,考虑了法定节假日等因素计算得出的。
加班工资计算
如果员工在离职前有加班情况,需要分别计算工作日、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计算公式分别为:
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1.5倍
双休日加班费:月工资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 ÷ 21.75 ÷ 8 × 加班小时数 × 3倍
一次性结算
离职后工资应当由用人单位一次性进行结算,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付清劳动者工资。
经济补偿计算
如果员工因用人单位原因离职,还可能涉及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及最后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工作年限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工作年限超过6个月但不满1年,按1年计算,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工作年限超过1年,每满1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平均工资计算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不包括一次性赔偿、补偿等。
建议:
劳动者在离职时,应要求用人单位按照上述规定计算并支付工资,以确保自身权益。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投诉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