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税钱(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方式如下:
确定税前工资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每月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收入。
扣除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这些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工资中扣除。
扣除个税起征点
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月,即每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月收入 - 五险一金 - 个税起征点。
应用超额累进税率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分7档,税率从3%到45%不等,速算扣除数也相应变化。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 应纳税额。
示例计算
假设某人的月工资为10000元,五险一金占工资的20%,即2000元,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元 - 2000元 - 5000元 = 3000元。
根据税率计算个税
根据税率表,3000元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于3%的税率,没有速算扣除数。
个税 = 3000元 × 3% = 90元。
计算实发工资
税后工资 = 10000元 - 2000元 - 90元 = 7910元。
累计预扣法
对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每月5000元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项目,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额外扣除。
其他扣除
其他扣除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项目。
通过以上步骤和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并据此确定实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