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会计凭证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编制发放工资单
根据员工的工作合同和申请报销凭证,编制每位员工的工资单,确认工资发放金额和摘要信息。
签署凭证
由领导盖章签署工资单,确认发放金额和摘要信息。
制作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条款,编制完整的会计凭证。凭证中必须体现申请单位、金额、摘要、签字等信息,并规范地签署和盖章。
存档
把签署后的凭证存放在财务文件的指定位置,并妥善存档。
在编制工资会计凭证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凭证字号:每票凭证都必须有唯一不可重复的字号,以便于以后查询。
信息填写:在编制凭证时,应把会计科目、金额、摘要等信息填写清楚,以免误操作。
规范格式:编制凭证时,应按照会计凭证的规范格式进行,注意核算格式、正负符号等明确,以免影响凭证的真实性。
检验问题:检查凭证的正确性,包括正确性和完整性。正确性是指凭证中的金额、科目、日期等信息是否准确可靠;完整性是指凭证是否缺失或不完整。
发放工资的会计凭证示例
计提工资
```
借: 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研发人员)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计提五险一金 (以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为例):```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数)
贷: 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代扣代缴金额)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代扣代缴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金额)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实发工资数)
```
实际交纳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
```
借: 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 银行存款
```
发放工资
```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 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根据支付方式)
```
注意事项
准确性:
确保所有的金额和科目都准确无误,特别是关键数据如工资总额、个人所得税、社保等。
及时性:发放工资的会计凭证应该在工资发放后尽快制作,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审核和保存。
完整性:凭证应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如日期、凭证字号、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并确保借贷平衡。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工资会计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财务数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