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数怎么确定的

星星讲知识 · 2024-12-28 14:55:05

社保的基数确定方式如下:

职工工资收入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关系

当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时,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当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时,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当职工工资在300%至60%之间时,则按实际工资收入申报。

工资总额的计算

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但通常会剔除公积金、社保个人缴纳部分等。

社保基数的上下限

社保基数的下限通常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到100%。

社保基数的上限通常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或更高。

新入职员工的社保基数

当年新入职职工的缴费基数按照本人首月工资收入如实申报,系统会自动按下限和上限保底封顶。

社保基数的年度核定

社保基数一般每年核定一次,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特殊情况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其缴费基数将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

不同城市、户口的影响

不同城市、不同户口会影响社保各个险种缴纳的比例。

综上所述,社保基数的确定主要依据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关系,同时考虑工资总额、社保基数的上下限、新入职员工的工资申报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规定。具体操作时,应以当地社保部门的规定为准。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