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专利侵权主要依据以下原则和步骤:
全面覆盖原则
也称为字面原则或全部技术特征覆盖原则。
需要比对被控侵权技术方案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和权利人所主张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是否完全相同。
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具备了权利要求里的每一项技术特征,或者说逐一要素相同,则专利侵权成立。
等同原则
当侵权物的技术特征同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在表面上看不相同,但实际上实现了相同的功能、达到了相同的技术效果时,视为等同,也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禁止反悔原则
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或维持专利权有效过程中所放弃的内容,不能再纳入专利保护范围。
侵权判断的具体步骤
解析请求项和被控侵权对象的技术特征。
比对技术特征,判断是否符合文义读取。
如不符合文义读取,检核是否适用均等论。
检核均等论的主张是否违反其他限制事项。
其他注意事项
确认专利权的有效性,无效的专利不受法律保护。
判断是否存在侵害行为,即是否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从事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或者提供他人使用等行为。
分析技术特征的对比,对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划分出权利要求独立的技术特征,然后与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
判断被控侵权人是否有抗辩事由,如非生产经营目的抗辩、现有技术/设计抗辩、权利用尽抗辩、先用权抗辩等。
通过以上原则和步骤,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专利侵权与否。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特征、专利权的有效性以及被控侵权人的抗辩事由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