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另有6篇只存篇名而无诗文,因此总共311篇。《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用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开始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
共160篇,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文化。
《雅》:
共105篇,又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伦理道德等。
《颂》:
共40篇,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祭祀时的颂歌,内容多与祭祀、祖先崇拜有关。
《诗经》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研究周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它的艺术特质在于其丰富的情感表达、生动的形象描绘和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诗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