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什么意思

热能正能量 · 2024-12-31 00:58:23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时期。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

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解释: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解释: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解释: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攻击敌人,自己不出力,利用《周易》中的“损卦”进行推理。

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解释: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这些计策不仅适用于战争,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和商业竞争中,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智慧来达到目的。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情况和环境,灵活运用这些策略。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