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与建设
场地条件:麝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要求通风干燥、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最好建立在海拔1000米以上、人烟稀少的地方。场地周围应有充足的水源,如山泉水,并且要有防护措施,避免麝在追跑打闹时受伤。
麝舍建造:麝舍通常由运动场和窝室两部分组成。运动场面积以每头占地15~20米为宜,内为水泥地面,周围以2.5米高的铁网圈围,可不封顶,并种植适量的乔木和灌木。窝室面积应不小于平均每头6平方米,坐北朝南,向阳通风。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麝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包括木本植物的鲜枝、嫩叶和草本植物的嫩叶。精饲料可以包括玉米面、豆饼、麸皮、米糠等,青粗饲料包括干草、干树叶、干菜及农作物的秸秆等。还可以添加适量的食盐、骨粉及生长素。
饲喂方法:每天投喂2~3次,定时定量,每次给料量以吃饱而无剩料为宜。饲料种类和质量要相对稳定,变换饲料种类时应逐步过渡,避免突然变换引起消化不良。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夏天每天换1次,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卫生。
分群饲养
分群原则:根据公母、年龄、健康状况、性情等方面进行分群分圈饲养,避免大欺小、强欺弱、公母互相追逐。分群饲养有助于提高养殖效果和减少疾病发生。
环境管理
环境要求:麝胆小、性温顺,对环境变化敏感,因此养殖场应保持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圈舍及运动场要保持干燥、通风,空气新鲜,冬暖夏凉。
消毒与防疫:定期对圈舍、运动场、食槽等进行消毒灭菌,防止疾病传染。每30天左右对养殖场地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使用来苏水、高锰酸钾溶液、石灰等消毒剂。
繁殖管理
繁殖年龄:麝长到12月龄时即有性行为,但初配时以满20月龄为宜。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麝的性行为和繁殖状况,及时进行配种和保胎。
疾病防治
疾病预防:在进入养殖场地之前,工作人员应先进行消毒。定期对林麝进行体检、驱虫和消毒,预防和控制疾病。注意观察麝的食欲、精神状态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麝,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