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鲺怎么养殖

哇哇百科课堂 · 2024-12-31 01:45:54

塘鳢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准备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点,面积以1~5亩为宜。

清淤消毒:排干水后,清淤并曝晒至池底干裂,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设置隐蔽物:在池底铺设瓦筒、瓦片、大口径竹筒等作为鱼类的栖息隐蔽物。

进水与肥水:通过40目网过滤进水,施碳酸铵和过磷酸钙肥水,使水质肥沃。

鱼种投放

鱼种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损伤、无寄生虫的鱼种,雌鱼腹部膨大,雄鱼生殖突呈红色。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质、水温等因素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2000~3000尾。

消毒处理:鱼种入池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呋喃唑酮药浴消毒。

饲养管理

水质控制: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定期更换水,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

投饵:塘鳢喜食鲜活或冰鲜的小杂鱼、虾、蟹等,投饵量根据鱼的数量、摄食、水质等情况而定,一般投饵量为鱼体重的8%~10%。

防暑与越冬:高温季节保持水深1.5米以上,冬季加强营养育肥,将鱼移到避风或泥质好的塘中。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每隔10~15天用消毒剂全塘泼洒一次,预防疾病的发生。

及时清除污物:定期清除池塘中的坏卵和污物,保持水质清洁。

收获

适时捕捞:根据市场需求和鱼类生长情况,适时捕捞成鱼,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塘鳢的养殖,获得较高的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