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方式通常是循环扫描加中断处理。在PLC处于RUN状态时,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输入采样阶段:
PLC扫描所有输入端子,将输入信号的状态存入输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时输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新,并与外界隔离,其内容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
程序执行阶段:
PLC按照用户程序指令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执行程序,从输入映像寄存器、内部元件寄存器(如位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和输出映像寄存器中获取所需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并将结果写入输出映像寄存器。
输出刷新阶段:
程序执行完毕后,存放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状态被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然后通过输出模块进行功率放大,转换成相应的信号去驱动外部负载。
中断处理:
在一些大、中型的PLC中,增加了中断工作方式,允许PLC在执行用户程序的同时响应外部事件或异常情况,中断处理可以提高PLC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PLC的扫描周期是连续的,不断循环执行上述步骤,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需要注意的是,PLC在输入采样阶段结束后,输入状态的变化需要等到下一个采样周期才能被接收,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输入滞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