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四大家。
陆游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不倦,20岁有诗名。29岁入京参加进士考试,按成绩名列第一,因权相秦桧的嫉妒,被除名。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嘉定三年(1210年)去世,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陆游的作品丰富多彩,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此外,陆游还是一位书法家,笔姿瘦硬清新,风格独具,然为诗名所掩,知之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