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与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丰富的壤土。
土壤pH值宜在5-6之间。
避免在黏土、低洼地或重茬地种植。
菌材培育
使用阔叶树(如槲、栎、板栗、栓皮栎等)作为培养蜜环菌的材料。
砍伐适宜的树木,并在适宜的时间(如立冬至惊蛰期间)进行培菌。
选种与处理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天麻块茎作为种源。
使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对种子进行拌种,以预防病毒侵害。
种植方法
挖深约35厘米、长宽各约85厘米的坑穴。
坑底铺上一层阔叶树树叶及腐殖土。
放置木材,木材间距约6-8厘米,并在木材两侧放置密环菌枝。
播种天麻种子,种子间距约10厘米。
剩余蜜环菌种分成颗粒状,均匀散放在木材中间。
用腐殖土或细沙填平坑穴,轻轻压紧。
田间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40%左右。
控制温度在15-28℃之间。
种植后无需施肥、除草。
适当见光,特别是在春秋季。
雨季前要开好排水沟,避免积水。
采收
天麻种植后1年可以采收,以农历9月到次年2月为佳采收期。
以上步骤概述了天麻的基本种植流程。请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调整。种植天麻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是关键,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天麻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