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菌棒的方法如下:
准备阶段
收到菌棒后,首先剥掉外层的塑料纸,不要剥掉里层的塑料层。
使用针管或锥子给菌棒内注水,确保菌棒内完全湿透。
浸泡与养护
将注水后的菌棒放在水中浸泡一天。
浸泡后,将菌棒捞起放置在阴暗潮湿通风的地方进行养护。
环境控制
温度:最适温度为22—26℃,上限温度为28—30℃,亚健康温度为30—32℃,病态温度为32—34℃,垂死挣扎温度为34—36℃。
光线:菌丝生长阶段全程需要暗光,防止阳光直射。转色期需要散射光,但也忌阳光直射。
湿度:全程空间湿度不高于70%,防涝防雨。菌丝没有满袋前禁止雨水浸泡菌棒。
管理操作
翻堆:第一次翻堆后每隔10天翻堆一次。
刺孔:第一次在每穴菌丝连手时,刺在菌穴四周菌丝边缘2厘米以内,每穴刺5—6个,深度1.5厘米。第二次在菌丝满袋后,瘤状物占菌棒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时,每个菌棒刺12—15个透孔或20—30个半孔。
菌棒吐水时及时排除黄水,防止高温烂棒。带保水膜的菌棒在菌丝满袋时及时割开袋头通气。
采收
在菌丝长到一定高度,并且菌菇开始露出时,可以进行采收。根据菌菇的种类和生长情况,采收时间会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地养殖菌棒并收获美味的蘑菇。建议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菌棒的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环境条件,以确保菌棒顺利生长和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