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鹅怎么养殖

亲子百科 · 2024-12-31 04:28:33

养殖蛋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光照与温度管理

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强弱会直接影响蛋鹅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其产蛋量。在春秋季节,提供适当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可以刺激蛋鹅的繁殖激素分泌,从而提高其产蛋率。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则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鹅舍温度或提高保温措施,以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合理放牧

放牧是蛋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放牧不仅可以促进蛋鹅的生长,还有助于提高其产蛋率。在放牧时,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场地,避免在有毒或污染的地方放牧。同时,要根据鹅群采食习性、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和时长,确保蛋鹅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存环境。

饲料管理

饲料是提高蛋鹅产蛋率的基础。要根据鹅的品种、生长阶段和产蛋情况等因素,合理配置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在产蛋高峰期,要适当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满足蛋鹅的生理需求。同时,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以满足其日常所需。

疾病防控

疾病是养殖业的大敌,对于蛋鹅养殖也不例外。要提高蛋鹅的产蛋率,必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要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同时,要根据当地疫情和养殖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

淘汰与更新

在长期养殖过程中,蛋鹅的产蛋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因此,适时淘汰低产蛋鹅,一般来说,蛋鹅的利用年限为三年左右,超过这个年限的鹅应考虑淘汰。

饲养方式

对于大规模的养鹅场,建议采用全舍饲的方式饲养种鹅。同时,要特别注意戏水池的水质管理,保持清洁。鹅舍内和鹅舍外的运动场也要每日清扫并定期消毒。对于小规模或单品种的饲养方式,放牧与补饲相结合更为适合。特别是在晚上,应将鹅赶回圈舍过夜。放牧时,应选择路近而平坦的草地,同时要注意避免鹅群在有毒或污染的水源处饮水、洗浴和交配。

补料技巧

根据鹅的膘情来调整饲料供给。过肥的母鹅应适当减少或停喂精饲料;过瘦的母鹅则需要及时增喂精饲料,并注意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观察粪便形状和颜色来调整饲料。粪便粗大、松软并呈条状,表面有光泽,表明营养适宜;若粪便细小结实、颜色发黑,则表明饲料中营养成分过高,应减少精饲料的比重;若粪便颜色浅、不成形,则表明饲料中营养水平过低,应补充精饲料。产蛋鹅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应根据产蛋情况来调整饲料供给。

防止产窝外蛋

为母鹅提供专门的产蛋箱(窝),并在开产时训练母鹅在产蛋箱(窝)内产蛋。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集中在下半夜至上午10时左右,个别的鹅在下午产蛋。因此,应定时集蛋至少3次每天,特别是上午2次和下午1次。放牧前检查鹅群,发现有母鹅出现欲在野外产蛋的表现时,应将其送到产蛋箱(窝)内等待产蛋,避免在野外产蛋而造成种蛋丢失或破损。

人工补充光照

光照对家鹅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人工光照可以促进种鹅繁殖力的,从而提高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光照制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蛋鹅的产蛋率和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