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树通常指的是苦木科臭椿属的落叶乔木,学名为*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这种树木有以下特点:
形态特征: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嫩枝有髓,幼时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叶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揉碎后具臭味。圆锥花序长10到30厘米,花淡绿色,萼片5,覆瓦状排列;翅果长椭圆形;种子位于翅的中间,扁圆形。
生长环境:喜光,阳性树种,生长较快,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干形端直。适应性强,能在微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长,甚至在瘠薄的山地、淤积的沙滩、轻盐碱地以及滨海盐碱地上也能生长。
生态价值:是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繁殖容易,病虫害少,落叶量多,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抗性较强,是城市工矿区绿化的重要树种。木材坚韧,纤维长,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经济价值:其花、叶、果、籽均可入药,具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等功效。构树汁还具有补肾利尿、强筋健骨、清肝明目、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等功效与作用。
食用价值:楚树的果实,俗称刺梨,具有药用价值,其花、叶、果、籽均可食用。
楚树在长江流域常见,并且因其在不同地区的俗称和用途而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