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玫瑰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建园
山区应利用地堰、土坡,既增加经济收益,又可固土保堰,防止水土流失。
平原地应建立成片玫瑰专用园,切忌在粘重积水地上栽植。
土壤处理
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蒸汽消毒为主,无条件时可用氯化苦熏蒸。
氯化苦熏蒸后,应多次深翻,以免药害影响根系发育。
施入农家肥,进行耕翻。平原地以畦面宽200厘米整成高畦,畦高15—20厘米。
定植
栽植行距2—2.5米,株距1—1.5米,平原地可适当加大株行距。
挖好栽植坑(长、宽、深各60厘米),放入苗木,填土踏实并浇水。
施肥
施肥可分2次进行。一次在秋末,结合深翻,每亩施入3000—3300公斤农家肥;另一次在花后,结合松土,每亩施入5—25公斤磷酸二铵或其它复合肥。
修剪
食用玫瑰萌生力强,需及时修剪,采取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的原则。
5年以上的老枝应及时疏除,扶持新枝生长。生长衰弱的基本失去开花能力的玫瑰,可以重剪,促生新枝。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褐斑病。防治锈病可摘除病芽深埋。
在病害发病前和发病期每半个月喷洒1次粉锈宁、退菌特或百菌清。
浇水
食用玫瑰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多。建议在泥土干透后再浇透水,或者在施肥后浇水。
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每周浇水一次,但要注意避免在中午浇水。
其他管理
食用玫瑰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需要8小时的日晒。
温度应在20-30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在冬季,需要将植株移到温暖的室内进行养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食用玫瑰,使其健康生长并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