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土元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形式
盆养:适合小规模饲养,投资小,操作简便,移动灵活。选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高度15厘米以上,直径45-60厘米,内置饲养土即可直接饲养。
缸养:适用于不加温或稍加温的养殖方式,要求用内壁光滑的瓦盆或缸盆,深度不超过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地下。饲养土可放置40-50厘米厚,地下温湿度平衡稳定,土元长得好,寿命长,产出质量好。
池养:平面池养是立体温室饲养池的前身。用砖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高40-50厘米的池子,留走道1米,两边砌池或室内全砌上池子,上铺木板走动操作。池子四壁上缘在粉刷的同时,用水泥浆贴上6-8厘米的玻璃条,防止土元逃窜。
工厂化饲养:将土元饲养室建成象工厂的生产车间一样,在任何气温下,都能使虫很好地生长。这种饲养方式可以缩短土元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土元的生活习性为昼伏夜出,每天18时-24时为活动高峰期。投喂适量的麸皮、米糠、瓜果蔬菜等饲料,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及时清理残饵和粪便。
温湿度控制:孵化卵块为28℃-30℃,幼虫中虫为28℃-32℃,成虫为25℃-28℃。人工控制湿度在各阶段也不同,孵卵时为35%-40%,幼虫为35%,中虫为40%,成虫为45%。
防逃措施:建池时要做好防逃措施,避免土元逃跑或被天敌侵害。可以使用玻璃条、塑料条或水泥浆贴在池子内壁上缘,防止土元逃出。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土元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持养殖环境卫生,防止病害的发生。
采收与销售
土元生长周期一般为3-4个月,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采收。采收的土元可以通过烘干、晒干等方式处理后销售。注意掌握好采收时间,避免在土元大量产卵前采收,影响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野生土元的养殖。在选择养殖形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小规模饲养可以选择盆养或缸养,大规模养殖则可以考虑池养或工厂化饲养。同时,掌握好温湿度控制、饲料管理、防逃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