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池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选址、设计、进排水系统、防逃设施、水质管理以及种苗培育等。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选址
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且无污染的地方建造养殖池。
基地应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排灌便利,交通便利,电力配套,无污染源。
设计
养殖池的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和数量确定,优先选择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形状,以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
池埂应高出水面40-50cm,宽度达到100cm,防止龙虾打洞和滤水。
如果池水面积超出3亩,可在池中另建1-2个田埂,成田、井、十字形均匀分布,供龙虾打洞栖息和产卵繁殖。
进排水系统
养殖池应建立独立的进排水系统,确保灌得进、排得出,保持水质清澈,避免积水和雨水滞留。
进水管道应埋设在池塘一端的池埂上方,排水管埋设在池塘另一端池埂下方的最低处,并合理配备并安装进、排水泵。
防逃设施
养殖池塘必须设置防逃设施,防止小龙虾逃逸。可在池埂四周内侧用60cm高的硬质钙塑板作防逃墙,板的下端入土15-20cm,板的外侧用木桩或毛竹固定,桩间距为1.5m左右,板与板之间不留缝隙并用细铁丝扭紧封牢。
水质管理
选择水质优良的水源,保证水源的充足和新鲜,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合理调整水体的pH值、温度和氨氮等指标,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定期泼洒生石灰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保持水体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种苗培育
培育池面积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水泥池为主,也可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池塘。放苗前对池子严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开口饵料,移植水草面积占水面的30%。
饲料与饲养管理
早期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投喂豆浆和鱼糜,随着个体的增大以人工饲料为主。
定期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防病措施,保证虾塘内的养殖环境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符合小龙虾生长需求、管理方便、防逃有效、水质优良的养殖池,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