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址选择
原则:选择能够满足豪猪生物学特性的自然环境条件,地形地势较高、地面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
具体条件:最好选择靠近山地且能种植农作物的地方,以便于获取饲料。
猪舍建设
半散放饲养:选座北朝南,排水条件较好,土层较厚,有林木的丘陵坡地建场。四周围墙高1.1-1.2米,安装铁门。场地面积按设计放养种群数量而定,公母比例1:3-1:4为宜。
人工圈养:建有屋面顶棚,养殖圈舍分内外窝室,内窝用于栖息和产仔,外窝用于活动和晒太阳。饲料放置根据天气情况放在内窝或外窝。
饲料管理
饲料要求:豪猪对饲料要求不高,但应减少粗纤维饲料,多用高营养饲料,并添加促消化物质。
投喂方法:先投喂精饲料(配合饲料),等精饲料吃完后再投喂其他饲料。最佳进食时间是早上,可以提高饲喂量。
日常管理
清洁卫生:每天上午9:00以前清扫饲养房舍和饲养池,料槽和水槽定期清洁。
观察记录:观察和记录豪猪群的采食及活动情况,填写饲养日记,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环境控制:加强防寒保暖措施,保持饲养舍内温度在0℃以上;炎热季节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持温度不超过35℃。
保持干燥:经常保持饲养舍和饲养池内干燥,尤其是在梅雨季要做好除湿防潮工作。
安静环境:保持饲养舍内安静,尤其是在繁殖高峰期,杜绝外来人员和其他动物进入。
更新淘汰:及时淘汰和更新不合格或达到繁殖年限的种公母豪猪。
疾病防治
疾病预防:豪猪抗病能力较强,但合理饲养和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注意饲料搭配和饮水卫生,定期进行肠道驱虫和场地消毒。
常见疾病:注意防止胃胀、亚硝酸盐中毒和肺炎等疾病的发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采收和储藏
捕杀处理:捕杀后,剥皮、剖腹、取肉,注意保持肉的新鲜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豪猪,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最终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