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怎么人工养殖

王十年思考 · 2024-12-31 08:16:13

人工养殖蟋蟀的方法如下:

饲养设备

蟋蟀可采用大笼饲养,笼一般为10×5×2(米),可养3000-5000只。

笼内应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饲料。

饲养笼下沿一米外,要构筑宽、深各20厘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的侵入,保护小龄幼虫。

诱捕种虫

蟋蟀跳跃能力很强,有钻缝、筑穴、隐蔽的能力,采集较大数量不易。

可利用成虫的向光和趋食的习性,使用90瓦黑光灯或100瓦以上的碘化银灯,在下面挖一个深40厘米、直径30厘米的土坑,坑内放一个大广口瓶,瓶内装入少量炒熟的麦麸、豆饼作为诱饵,并可放入一些蔬菜和豆类的枝叶。晚上开放诱虫灯,引诱大量成虫绕灯飞舞,进而闻到香味而钻入瓶中。

繁殖

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蟋蟀交配后,即产卵于地下。

笼内的植物秸秆死后,不要拔出,作为地面的覆盖物,以利于卵安全越冬。

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可见到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日常管理

笼中饲养蟋蟀,单纯利用笼中天然饲料远不能适应偌大的虫口密度,可采用易积存、体积小、营养高的人工饲料,辅以少量天然青饲料。

人工饲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麦粉35%、玉米粉20%、脱脂奶粉15%、肝粉5%、干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麦粉25%、脱脂奶粉15%、干酵母5%、鱼粉10%。将配料同时放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并研细,撒在木板上饲喂,每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完全吃完为宜。

饲养温度在25℃左右为宜,当气温过于干旱时,早、晚适当喷些水,使笼内的地表温度保持在75-80%。阴雨天不影响蟋蟀正常生活,但在喂食板上要加遮盖物,青饲料可少放或不放。笼中地面积水1小时可造成蟋蟀死亡,应及时排水。

选种配对

人工繁殖蟋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体大、善斗的上品蟋蟀,所以挑选留种的雌、雄蟋蟀很重要。

挑选雄虫的要求应该都是将军虫,一般避免用斗败的蟋蟀留种。

选择雌性三尾应体大,产的卵也大,以后孵出的幼体个头也大。三尾在早秋季节就要收养,此时三尾刚刚羽化,在野外交配次数不多,有些还是原雌。如果在中晚秋捕捉,三尾在野外已交配多次,大腹便便,腹内的种气已经混杂,不能达到培育良种的要求。早秋捕得型大的三尾,也要精选出头大、脸长、斗丝贯顶、项宽、体型丰厚、翅长、六爪白净、肉身细洁、色不浑的,以供育种之用。

环境控制

蟋蟀喜欢到处爬行、跳跃,所以饲养蟋蟀时选择的环境越大越好,环境越大,透气性越强,蟋蟀的成活率越高。

保证通风,夏天饲养蟋蟀时需在五金店做几扇透气纱窗,保证蟋蟀在通风的同时不会闷死。

控制湿度,百分之五十的湿度和干燥度是最适宜蟋蟀生长、繁殖的环境。夏天湿度高,干燥度不易达标,所以需要给蟋蟀买一个30厘米的灯泡,用来给蟋蟀照射,控制干湿度平衡。

温度控制

蟋蟀最适宜的温度在26-35度之间,冬天温度不达标时可以用宠物保温箱加热,夏季也可以打开照明灯泡,蒸发湿气,减少螨虫滋生,不发霉、不发臭的环境蟋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