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垚乌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鸡舍建造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前后可每隔3米开一个70厘米×120厘米的采光透风窗,室内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等距离分布于舍内,同时在向阳面的一边开一个高160厘米,宽70厘米的小门,门外设置铺有沙子的运动场。
鸡舍面积一般以30~40平方米为好,式样为单列式附走廊,方向坐北朝南,南北两面要设大小窗各一。
饲养管理
雏鸡饲养:出壳后的第2天即可开食,最初3天内,饲喂用开水浸泡过的碎米,其中加些芝麻和熟鸡蛋黄(每100只雏喂3-5个),将饲料撒布在塑料布上,诱鸡采食。从第4天开始喂给配合饲料,参考配方为玉米54.13%,高粱5%,大麦5%,麦麸4%,鱼粉10%,豆饼16%,槐叶纷3%,骨粉2.5%,食盐0.37%,日粮中粗蛋白质要求达到20%,代谢能12兆焦/公斤,钙1.33%,磷0.57%。
中鸡和种鸡饲养:中鸡阶段可放在地面平养,种鸡阶段要注意供足青料。
饲养密度:成年乌鸡每平方米最好有8-10只鸡,小鸡每平方米最好有40只鸡。
疾病防治
疾病预防:出壳苗鸡要注射鸡马立克氏疫苗,雏鸡在1日龄~5日龄、12日龄~14日龄、病多管理差的35日龄~37日龄各投药一次,每次3天~5天。预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首选药物为恩诺沙星。
卫生清洁:定期清理鸡舍,严格消毒,尤其在各类病毒爆发的高峰季节,更要加强鸡粪、残食、垫料的清理、更换工作。
环境控制
鸡舍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上,随着乌鸡生长时间的变化,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会导致乌鸡的粪便会变得分散和稀释,造成细菌的积累,污染乌鸡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黑垚乌鸡,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蛋量,同时保证肉和蛋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