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米怎么养殖

学个小知识 · 2024-12-31 08:49:21

鸡头米(芡实)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生物学特性

鸡头米种子呈豌豆状,种仁黄色,称为“芡米”,种子千粒重约2060克。

喜阳光充足,生长适温为20到28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下停止生长,不耐寒。

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略带粘性最为适宜。

播种育苗技术

春季播种:使用育苗盘或直接在普通育苗床上播种。整好苗床,浇足底水,撒播,播后上面覆一薄层细土,盖上地膜。7到10天可发芽出苗,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长出真叶后分苗,用容器育成苗。苗期要保持床土湿润,注意通风。千屈菜耐寒,苗龄大的可适当提早定植。北方早春需在温室中播种。

直播法:在春季将种子直接撒播在田里。这种方法适用于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但鸡头米不耐寒也不耐旱,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环境条件。

育苗移栽法

育苗:播种前5~7天,挖深15~20厘米的育苗池,清整后灌水10厘米左右,等泥澄清沉实后,将已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放下,每池约可下种5千克。育苗时不能断水,水深随芡苗生长可逐渐加至15厘米左右。芡苗心叶不能被泥埋没。

假植: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幼苗已有2~3片箭形初生叶时即可移苗假植。假植前把秧田准备好,灌水15厘米左右。移苗时带子起苗,就地洗净根上附泥,幼苗以35~50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秧田内。栽苗时把种子和"发芽茎"栽入土中即可,切忌埋没心叶。秧田不能断水,刚假植时保持15厘米左右,返青后再逐渐加深至30~40厘米。

定植: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逐渐加深秧田水位,使芡苗定植后能适应深水的环境。定植6月中、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30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按2米见方的株行距开穴,穴挖成上面正方形,下面锅底形,深15~20厘米。开穴时要清除杂草,并施入适量基肥。过1~2天待穴内泥水澄清后就可移苗定植。芡苗栽于穴的中心,深度以刚埋没根和地下茎高为度,一般7~10天就可返青。

田间管理

水深控制:鸡头米深不宜超过1米,在浅水稻田种芡,水深以保持30~40厘米为宜。

除草与施肥:在芡叶封行前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耘田除草3~5次,耘田除草可结合壅根。施肥方式一般采用肥球深施(封行前)或根外喷施(封行后)。开花结实期于睛天傍晚在叶面喷施几次磷肥和硼肥,能明显地提高产量和质量。7~8月份,水温高于35℃以上时,应在清晨经常泼凉水于叶面,以降低叶面温度,促进开花结实。

选购与准备

选购鸡头米种子时,应选择质量好的种子。

准备容器时,选择大小适中的盆或箱子,底部需要有排水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鸡头米,获得丰收。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