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野鸡养殖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场址选择、建筑布局、主要建筑、养殖设备以及防疫措施等。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场址选择
地势高燥、砂质地、排水良好,地势稍向南倾斜,山区应背风向阳、面积宽敞、通风、日照、排水均良好。
远离居民区、工厂、主要交通干道,但要考虑饲料和产品的运输问题。
有清洁的水源和可靠的电源,包括照明和自动化设备如孵化机、育雏机等。
建筑布局
划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孵化室、育雏室、育成室、成野鸡室和种野鸡室,非生产区包括职工住房及其他服务设施。
生产区与非生产区之间保持300~500米的距离,家属区严禁饲养动物、家禽。
主要建筑
生产用房:孵化室、育雏舍、育成舍、商品野鸡舍、种野鸡舍等。
供应用房:饲料加工间、储藏仓库。
行政用房:进场消毒室、办公室、更衣室、兽医室等。
生活用房:宿舍、食堂、休息室。
主要设备
根据养殖规模和资金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现代化大型饲养场应设备完善、机械化程度高,小型个体养殖场则应因地制宜,减少前期投入。
孵化机和出雏机:根据种野鸡饲养量合理选择配置。
照蛋器:可以购买或自制。
笼式育雏设备:包括单纯育雏笼和自带供温室的电热育雏笼。
饲槽和水槽:金属或塑料制成,随野鸡年龄调整高度。
产蛋箱:木制或笼养,箱底要有倾斜度,置于暗处。
防疫措施
保持场地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适时调整饲料配比,保证营养充足。
适当控制养殖密度,保持舍内通风换气。
定期检查网舍的钉钩和清扫舍内的异物,防止疾病传播。
其他注意事项
野鸡场应设立在地势较高、干燥、排灌正常的沙质土壤地块上,山区应保证背风、光照充足。
场地应逼近消费地和饲料来源地,交通便利。
选择透水性、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或壤土,以满足野鸡沙浴的习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建立一个现代化、高效、环保的野鸡养殖场,确保野鸡的健康成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