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鸡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前的准备
清洗和消毒:在进雏前2周,室内、地面和笼具彻底清洗、清毒,准备好饲料、药品、料槽、饮水器及保温设备。接雏前3天雏舍预温。
饲养环境
温度与湿度:室内温度为22~24℃,雏鸡周围温度第一周为32~34℃,以后平均每周下降2~3℃,直至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1~10日龄为60%~70%,10日龄以后为50%~60%。
光照与密度:肉用三黄鸡雏鸡第一周光照时间为每天23小时,黑暗1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两周后白天自然光照,晚上每次饲喂时光照1小时,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
饲养雏鸡
饮水与开食:进舍20~30分钟后先饮水,7天内宜饮室温水。饮水后2~3小时开食,开食料用全价粉料或全价颗粒料,自由采食,饮水中可加多种维生素。
日常管理:饲养员应精心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活动、采食及饮水情况,及时剔出病、弱雏。
断喙:种用雏鸡7~10日龄应断喙。
育成鸡饲养管理
转群:6周龄末由育雏鸡舍转入育成鸡舍,同时公、母鸡分群。
环境要求: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1℃,相对湿度为60%~65%。育成鸡每天光照时间8~10小时,夏季白天光照超过10小时时,早晚可利用遮阳挂在窗户上控制光照。
饲养密度:育成鸡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4-16羽。
饲喂技术
充足的饮水:水是三黄鸡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鸡的饮水量大约是采食饲料量的2-3倍,气温愈高饮水量愈多。
丰富的营养:三黄鸡的生长需要丰富的营养,饲料要求营养成分齐全,高能量、高蛋白质,并且营养比例配合恰当。育雏阶段饲料一般用粉料或加工成碎粒,育肥阶段饲料最好用颗粒饲料。
良好的环境:1-2日龄所需温度为32-34℃,此后每过一周环境温度可下降3℃,到5周龄后环境温度以20-21℃为宜,最低不得少于16℃。育雏期鸡舍内保持56-70%的稍高湿度,两周后鸡舍内湿度控制在55-60%。
适当的光照:通常1-2日龄用24小时光照,3日龄后每天光照23小时,夜间关1小时保持黑暗。
适当的密度:保证每只三黄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都占有必要的地面面积,饲养密度通常以出售时的每平方米载鸡数来计算,地面厚垫料平养方式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1-14羽,网上平养方式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4-16羽。
疾病防治
实行"全进全出"制:同一栋鸡舍或鸡场一次只进同一批雏鸡,饲养同一日龄鸡,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出场后彻底清扫、清洗、消毒。
做好消毒工作:对鸡舍及舍内设备进行彻底的消毒,人员、车辆进出均应消毒,每周至少1次带鸡消毒。
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根据不同的日龄,使用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
在饮水或饲料中预防性投药:用抗生素预防剂量间断性加入饮水或料中,预防一些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三黄鸡,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同时降低疾病发生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