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怎么养殖

慧慧手脑知识 · 2024-12-31 09:51:05

乌骨鸡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消毒防鼠

在育雏前,对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使用百毒杀S或ABB消毒剂。

确保食槽清洁,无鼠洞。

保温控湿

雏鸡绒毛稀短,不能抗寒,因此温度和湿度需要合理控制。

1周龄内的鸡,温度为34-32℃,湿度为65-60%;1-2周龄的鸡,温度为32-28℃,湿度为65-60%;2-3周龄的鸡,温度为27-25℃,湿度为65-60%;3-4周龄的鸡,温度为25-23℃,湿度为60%;4周以后温度为20℃左右,湿度为60%。

使用温度计随时掌握育雏室的温度,并学会“看鸡施温”。

饮水开食

雏鸡出壳20小时后,可进入育雏室,先饮水,后开食。

初期饮水应用5%至10%的白糖水,以提高成活率。

10日龄前的雏鸡应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相近。

饲料与饲养

乌骨鸡为杂食性鸟类,饲养时要注意提供多样化的饲料,满足其营养需求。

育雏期内的饲料,粗蛋白为19%,粗纤维小于6%,钙为0.8%至1.3%,磷为0.6%,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育成期内的饲料要求粗蛋白为17%,粗纤维小于6%,钙为0.7%至1.2%,磷为0.55%,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疾病防控

定期对鸡舍和设备进行消毒,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育雏期进行4次防疫:1日龄,皮下注射冻干疫苗,每只0.2毫升,防马立克氏病;7日龄,每只0.05毫升Ⅳ系点眼,防鸡新城疫,每只0.05毫升冻干疫苗滴鼻,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0日龄,MB株冻干苗加水饮用,防法式囊病,每只0.2毫升。

饲养密度

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时期的密度,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密度标准:1至10日龄,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龄,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龄,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龄,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龄,15至12只/平方米。

其他注意事项

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个体差异和疾病问题。

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惊吓和应激。

鸡舍设计需考虑乌鸡的生物学特性,充分考虑通风排湿,以干燥为宜。开放式鸡舍跨度不宜过大,自然通风效果要好。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乌骨鸡,提高其成活率和生产质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