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司马是 职官名,其职务相当于参谋长或军谘祭酒。该职位始建于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并在唐代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设立此职,负责战斗指挥和各工作方面的协理。在唐代后期,由于军事繁兴,行军司马往往由掌握军事实权的人充任。
北周起至隋唐,行军统帅幕府中均设有行军司马一职,作为行军统帅的主要佐属之一,参与谋议和协统戎务。在隋、唐时期,行军司马多由中央任命文士出任,且兵不满五千者则省置。
此外,行军司马在唐朝中后期逐渐演变为固定常设性质的节镇制度,成为节度使府的主要参佐之一。在选任方面,行军司马可能由节帅辟用,事后报朝廷批准,或由朝廷直接授任。
综上所述,行军司马是古代军队中一个重要的军官职位,其职责和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属于高级参谋或军事指挥官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