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结构自防水
通过采用混凝土防渗,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达到防水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室、地下水泵房、水池和地下通道等区域,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且维护成本较低。
加防水层
在地下室外层涂抹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水卷材。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水泥砂浆、卷材和防水涂料等。这种方法施工简便,效果显著,适用于各种地下室防水工程。
渗排水防水
通过设置盲沟、防渗排水层等措施,排除周围水源,防止水渗透到地下室内部。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能够有效排除周围水源,确保地下室的干燥。
施工方法
外防外贴法: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然后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将立面卷材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上,并采取保护措施。
外防内贴法:先在底板垫层上砌永久性保护墙,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
离壁式衬砌防水: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其内表面采取防水措施,并在主墙内侧增设一道离壁式内墙,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墙面材料选择
水泥砂浆:成本较低,施工简单,但防水效果一般。
饰面石材:装饰效果好,防水性能强,但成本较高。
硅藻泥:环保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空气净化功能,适合地下室使用。
设计基本要求
防水方案选择:应遵循以防为主、以排为辅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设计先进,防水可靠,经济合理。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柔性防水或刚性防水,必要时可以采用刚柔结合防水方案。在特殊要求下,可以采用架空、夹壁墙等多道设防方案。
了解地下情况:地下工程比较复杂,设计时必须了解地下土质、水质及地下水位情况,设计时采取有效设防,保证防水质量。
设防标高确定:根据勘测资料提供的最高水位标高,再加上500mm为设防标高,上部可以做防潮处理,有地表水按安全防水地下室设计。
防水层保护:地下室外防水工作面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有条件转为外防外贴法施工。地下室外防水层的保护,可以采取软保护层,如聚苯板等。
施工步骤与方法
底板防水:包括基层处理、附加层处理、铺贴卷材、接缝处理、保护层等步骤。基层处理要求基层阴阳角做成圆弧或45°坡角,涂刷基层处理剂之前要将基层清理干净。附加层处理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贴卷材加强层。铺贴卷材采用空铺法或满粘法等方法,注意卷材的平整顺直和搭接的宽度。接缝处应涂刷密封材料,确保接缝的密封性。保护层可以采用软保护层,如聚苯板等。
地面防水
清理地下室底板上的垃圾和浮尘,用拖把拖干净。用纯水泥加10%三防微晶防水调成浆,先在地面上涂刷一遍。地下室地坪用三防微晶防水细石混凝土找平,厚度为30mm左右。具体配合比:5公斤三防微晶:50公斤标号32.5水泥:125公斤中砂:200公斤碎石(瓜子片):25公斤水。
综合防水
结合表面防水、内部防水和外部防水方法,采用不同的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可以结合使用各种不同的防水材料,不仅能够防水,还能较好地提高抗压能力。但设计难度较大,需要结合地下室的整体结构、土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建议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防水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