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适宜品种和林地
选择当地适宜的食用菌品种。
选择合适的林地,春秋季节在树间挖25厘米左右深的坑,夏天地表温度高,坑挖30厘米左右,坑的大小根据要下的菌种量来决定。
坑内处理
坑里浇遍水,等水完全渗到地下。
覆上2厘米左右厚的土,注意不要过厚,以免影响蘑菇出菇时间和产量。
覆土后再浇遍水,主要起保湿作用。
树林里的腐殖质是蘑菇喜欢的优质肥料,可以撒在覆土上。
室内脱袋栽培
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
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
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
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室外脱袋栽培
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
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
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
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
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cm²×28cm²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
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
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
管理要点
蘑菇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4摄氏度左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的生长。
每隔两三天需要对植株浇一次水,以保证土壤足够湿润。
蘑菇对阳光相当敏感,在光照下会停止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选择适宜的野生菌品种和林地进行养殖,并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最终实现野生菌的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