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颡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水深:黄颡鱼生长于水体底层,要求池塘水深2米以上,以保证其正常生长需求。
底质:池底要平坦,少淤泥,以泥沙质底为佳,有利于黄颡鱼栖息。
增氧设备:池塘中应配有增氧设备,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含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维持在7.0-8.5。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定期换水,保持水色透明度20-30厘米。
清池消毒
生石灰消毒:在池塘消毒时,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4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消灭泥土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
食盐水浸洗:鱼种下塘前,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与寄生虫。
鱼苗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6-7月份,亩放养黄颡鱼夏花鱼种1.5-2.0万尾,具体数量根据池塘条件、经济状况及养殖水平而定。
放养密度:每亩水面可混养体长15厘米左右的鲢鱼600尾、鳙鱼200尾、1龄草鱼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容积和饵料生物资源。
科学投喂
饵料精细:黄颡鱼对饵料中的蛋白质和饵料质量要求较高,人工配合饲料可参考配方: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驯化工作:先投喂诱食剂,再逐渐过渡到人工饲料,使其养成白天吃食习性。
投喂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7%,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1/3,下午投喂量占全天的2/3。
日常管理
增氧: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需定期开启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水质调节:每10-15天换1/4-1/3的水,高温季节增加换水频率,保持水质清新。
病害防治:定期消毒池塘,饲料中添加多维、免疫多糖增强鱼体免疫力,及时治疗常见疾病如腐皮病、肠炎等。
套养与主养
套养:在常规池塘进行家鱼养殖时,可套养少量黄颡鱼,每亩放养尾重30-40克的黄颡鱼60-70尾,不影响主养鱼的生长。
主养:主养池塘每亩投放5-8厘米规格的鱼苗1000尾,合理搭配鲢、鳙、鲩、鲫等鱼类,饲料可投喂冰鲜小杂鱼或人工配合饲料。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养殖黄颡鱼,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