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猪肉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选择育肥猪
应选用长白或大约克公猪与本地猪的杂种后代作为商品猪育肥。杂种猪在饲养4个月左右出栏时,体重可达105—110公斤,而本地猪一般只有60—70公斤。
猪舍环境
猪舍应建在僻静场所,舍内应创造较暗环境,仅在喂食时提供照明,喂完即恢复黑暗,使猪只静卧或睡眠。每头猪占栏舍面积夏秋季为1.2平方米,冬春季为0.9平方米。
科学配料
根据猪体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采用不同配方的混合饲料。
第一阶段(体重15—30公斤):玉米20%、铁皮15%、米糠40%、红薯干15%、菜饼8%、鱼粉1%、食盐1%,每公斤饲料另添加硫酸亚铁10克、硫酸锌10克。
第二阶段(体重31—50公斤):玉米15%、铁皮10%、米糠50%、红薯干15%、菜饼5%、豆饼4%、鱼粉1%,每公斤饲料另添加硫酸亚铁12克、硫酸锌10克。
第三阶段(体重51—100公斤):玉米25%、铁皮10%、米糠40%、红薯干15%、菜饼4%、豆饼4%、鱼粉1%、食盐1%,每公斤饲料另添加硫酸亚铁15克、硫酸锌10克。
补饲催肥
在肉猪体重达到70公斤后,采取驱虫健胃补饲措施,催肥20天添重达100-110公斤。具体做法包括:饿一天驱虫健胃法、第3天添喂大黄苏打片、第7天添喂等。
合理分群和饲养密度
商品肉猪都采取群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猪舍,并能促进猪的食欲和增重。不同来源的猪应考虑品种、性别、体重、体质强弱、性情和来食习性进行分群。并群后的前几天易发生咬斗,在个体间要建立次位关系。饲养密度:自由采食时每圈不超过20头,限量饲喂时每圈不超过10头。
饲喂方式和饲喂次数
商品肉猪的饲喂方式分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自由采食的猪日增重高,饲料利用率高,但脂肪沉积多,瘦肉率低。限量饲喂则相反,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低,脂肪沉积少瘦肉率高。选用哪种饲养方式要根据不同要求而定。要求日增重高就选自由采食,要求瘦肉率高就选限量饲喂。如果既要日增重高又要瘦肉率高,则采取前期自由采食(60千克以前),后期限量饲喂。限量饲喂时一般日喂3次。
生物安全防控
牢固的生物安全防御体系不仅有利于减少非瘟发生的概率,还能降低环境中的病原体,增强猪只健康度。
进苗前三周管理
仔猪进场后,采用“少食多餐”的饲喂方法,建议第1周每天饲喂5-6次。另一方面,做好猪只的分群调栏和病弱猪的护理,都有利于减少死淘率。
选择有责任心的饲养员
招聘有养殖经验和做事负责的夫妻工也有利于提高商品猪的上市率,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更能严格执行饲养管理标准和流程,服从管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出健康的商品猪肉,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