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黄鳝怎么管理

宸爸爱学习 · 2024-12-31 13:29:25

稻田养殖黄鳝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与放养

选择水质清新、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的低洼稻田。

加高加宽田埂,并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防止黄鳝逃逸。

放养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鳝种,放养规格为5~20cm。放养前可用3~5%的食盐水洗浴10~15分钟进行消毒。

水质管理

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一般春秋季7天换水1次,夏季3天换水1次。

确保水质“肥而不腐、活而不疏、嫩而不老、爽而不寡”。

饵料管理

鳝种放养后3天内不投饲,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在晚上投喂黄鳝喜食的蚯蚓和切碎的小杂鱼或动物内脏,投饲量为体重的1%~2%。

等鳝鱼吃食正常后,可在饲料中掺入蚕蛹、蝇蛆、鱼粉、米糠、瓜皮等,投饲量逐渐增加到体重的3%~4%。

在水温26~28℃时,投饲量可增加到体重的6%~7%。

病害管理

鳝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养殖沟在鳝苗投入前7~10天,每平方米需用生石灰0.3kg清塘消毒。

平时每半个月用15mg/L的生石灰溶液消毒,做好预防工作。

定期检查黄鳝的生长和吃食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并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

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

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70cm,底宽60cm,顶宽45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

稻田四周用尼龙网片构筑80厘米高的防逃墙,进排水口均用密眼铁丝网罩好。

环境管理

在水稻苗期、分蘖期,稻田水深保持在6~10厘米。晒田期间,要保持沟里“干干湿湿”。晒田过后,及时加深坑沟里的水,围沟、溜水深15厘米左右,经常更换新水。

高温季节要在鱼坑土搭棚遮阳,鱼坑内可以少量种植一些水花生、水葫芦或水浮莲,既净化水质,又降低水温。

日常巡查

勤巡查,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摄食情况和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田水的管 理上,主要是依照水稻生长的需要,兼顾黄鳝生态要求,做到晒田不晒鳝,稻田施肥不伤鳝,使用农药不毒鳝。

通过以上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稻田养殖黄鳝的成活率和产量,实现稻鳝双丰收。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