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泥鳅的抓捕方法有以下几种:
干塘捕捉
时间选择:一般在深秋水稻熟时或收割后进行。
操作步骤:
1. 分两次缓慢排干稻田水。第一次排水让稻田表面露出,泥鳅会游到鱼沟或鱼溜内栖息;第二次排水在第一次排水后1~2天进行,主要排放鱼沟、鱼溜中的水。
2. 使用抄网将泥鳅捕起,再用铁丝制成的抄网连泥一并捞起,挑出泥鳅放入容器。
3. 若还有少量泥鳅残留,可根据泥鳅钻泥所留的洞,翻泥掘土将泥鳅捕获。
网捕法
时间选择:在稻谷收割之前或之后进行。
操作步骤:
1. 在稻田排水口设置三角网,然后排放田水,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此法一次难以捕尽,可重新灌水,反复捕捉。
冲水法
操作步骤: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诱捕法
操作步骤:
1. 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2. 将诱饵放入网具内,待泥鳅诱入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
药物驱捕法
操作步骤:
1. 使用茶枯(即茶叶榨取茶油后的残存物),用量是每亩稻田5~6kg。
2. 将茶枯置柴火中烘烤3~5分钟后取出,趁热碾成粉末,再用水浸泡,浸泡3~5小时后即可使用。
3. 将稻田内水降至3cm左右,然后在稻田的四角设置由淤泥堆聚而成,巢面逐步倾斜并高于水面3~8cm的鱼巢。待油菜秆逸出甜质香味,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竹篓诱捕法
操作步骤:
1. 准备1只口径20厘米左右的竹篓,另取2块纱布用绳缚于竹篓口,在纱布中心开一直径4厘米的圆洞。
2. 10厘米左右长的布筒,一端缝于2块纱布的圆孔处,纱布周围也可缝合,但须留一边不缝,以便放诱饵。
3. 将菜籽饼或菜籽炒香研碎,拌入在铁片上焙香的蚯蚓(焙时滴白酒)即成诱饵。
4. 将诱饵放入2层纱布中,蒙于竹篓中,使中心稍下垂(不必绷直)。傍晚将竹篓放在有泥鳅的田、池、库或沟渠中,第2天早上收回。
草堆诱捕法
操作步骤:
1. 把喜旱莲子草或野杂草堆成小堆,放在岸边或塘的四角。
2. 过3-4天用网片将草堆围在网内,把两端拉紧,使泥鳅逃不出去,将网中的草捞出,泥鳅便落在网中。
3. 草捞出后仍堆放成小堆,以便继续诱泥鳅进草堆然后捕捞。
迫聚诱捕法
操作步骤:利用药物的刺激,造成泥鳅不能适应水体,强迫其逃窜到无药性的小范围集中受捕。药物可用茶枯(油茶籽榨油后的残存物),每667平方米稻田用量5—6公斤。将药物烘烧3—5分钟后取出,趁热捣成粉末,再用清水浸泡透(手抓成团,松手散开),3—5小时后方可使用。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