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闸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远离村庄、工矿区,自然环境优良,无污染,蓄水方便,水草资源丰富的水池或池塘。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池水深度通常保持在70-80厘米,夏季可加深至110-120厘米。
定期更换清水,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20%-25%。
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温度需控制在适宜范围,溶解氧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消毒与种草
使用生石灰对水池进行消毒,并在养殖前施加有机肥。
种植水草,如藻类、荸荠、海草等,以净化水质并提供大闸蟹栖息和食物来源。
投放蟹苗
选择健康蟹苗,根据蟹种类和季节要求,在适宜时间投放,放养密度适中。
喂食管理
大闸蟹是杂食性动物,可投喂小鱼、小虾、谷物碎屑、大米、小米等。
昼伏夜出,上午5点、下午8点活动频繁,适合投喂。
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影响水质。
防逃措施
设置围网或栅栏等防逃设施,防止螃蟹逃逸。
水位控制
蟹苗需要较浅水域,成蟹需要适度深水区域。
其他注意事项
监测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温度等,并根据需要调节。
观察蟹苗和蟹体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问题。
暂养时可使用塑料盆、浴缸,注意水位和水温控制。
冷藏法保存大闸蟹时,温度控制在5-10摄氏度,保持湿度。
以上是养殖大闸蟹的基本要点。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