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养殖鲶鱼,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人工繁殖
选择亲鱼:每年4月中旬以后,水温达到15℃以上时,收集体重在500克以上的土鲶或六须鲶作为亲鱼。
养殖环境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鱼塘,最好靠近果园或种植的作物,以便利用诱捕灯。
鱼塘建立:根据地形选择下挖式或地面上建池,池深约1.2米,面积10-20平方米,形状为长方形,池壁和池底用水泥砂浆抹平滑,不漏水,注水深约0.9米,池底放置瓷砖圆柱和祭坛供鱼休息。
鱼苗入塘
鱼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溶液清洗全池,浸泡一周后洗刷干净,再灌清水浸泡池塘直到放养前2天。
鱼苗选择:选择健康、无病、活泼的鱼苗,规格在3厘米以上,大小一致,避免自相残杀。
鱼苗投放:在放养前2天,将鱼苗在淡盐水或其他消毒溶液中浸泡2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放入消毒后的鱼塘中。
喂养
饲料:主要使用商业饲料,也可以投喂一些粮食粉末、贝壳肉、肉、蜗牛、蚯蚓等。
喂食方法:将饲料捏成团投喂,避免松散太快,注意控制食量,避免鲶鱼过度进食。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鲶鱼对生活水质要求不高,但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一般10-15天换掉1/3池水,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
水质调节:可以在水面上种植水葫芦遮阴,防止鱼逃逸,调节水质,定期检查水质变化,保持水质黄绿色。
增氧
增氧设备: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增氧,可以安装增氧机增加氧气,防止死鱼。
保温
鲶鱼耐寒性差,水温降至7℃以下容易冻死,冬季要注意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温设施或增加水深。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发现病鱼及时隔离和治疗,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病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北方成功养殖鲶鱼,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