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挂石材是怎么形成的

怀来教育君 · 2024-12-31 16:18:09

干挂石材是一种建筑外墙施工工艺,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支撑结构固定:

通过支撑结构(如金属挂件、膨胀螺丝等)将石材与墙体固定,确保石材不会直接接触地面或其他支撑物。

石材加工:

在石材的棱边精确加工出一条凹槽,用于安装挂件。

挂件安装:

将金属挂件扣入石材的凹槽中,并通过连接件(如螺栓、柔性连接件等)将石材挂在墙面上。

留空腔:

石材与墙体之间留出一定距离(通常为40~50mm),形成空腔,以便在风力和地震力作用下石材能够产生适量的变位,吸收部分力量,从而避免裂纹和脱落。

固定与连接:

通过耐腐蚀的螺栓和柔性连接件,将石材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结构的外表面上,形成石材装饰幕墙。

这种干挂工艺具有多个优点,包括:

外观美观:石材干挂能够保持石材的自然纹理和色泽,使建筑物外观更加高档和美观。

耐久性强:由于石材与墙体之间留有空间,可以吸收部分风力和地震力,减少因振动引起的损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施工速度快:干挂工艺相比传统的湿贴工艺,施工速度更快,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安全性高:干挂石材不需要使用水泥砂浆粘贴,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可能出现的板材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干挂石材通过特定的支撑结构和连接件将石材固定在墙体上,形成稳固且美观的装饰幕墙,是现代建筑外墙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工艺。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