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加工石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锤击法:
这是最原始的石器加工方法,通过手握石锤直接敲击原料,获取石片。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各种石器,如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等。
碰(沾)法:
将大型石块作为石砧放置在地上,手持原料,用力将原料边缘碰撞石砧,碰下来的石片一般台面较大,需要再经过二次加工才能成为合用的石器。
砸击法:
把石料放在地上或石砧上,用另一块石头作为石锤去锤击石料,反复砸击剥下石片,这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打制石器的方法。
间接打法:
用一根木棒或骨片当凿子,用石锤击打木棒或骨片,间接地从石料上敲剥石片,这是一种比较高级和成熟的打制石器方法,打下的石片薄且狭长,是制造细石器的坯料。
磨制: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掌握了磨制技术,能够将石器打磨得更加精细和光滑。磨制包括将石器的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和沙子进行磨光。
钻孔: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还掌握了钻孔技术,可以在石器上打孔,以便将打好孔的工具捆缚在木柄上,制成复合工具,如石斧、石铲等。
雕刻:
古人还会进行雕刻,在石料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纹饰,制作出具有更高艺术价值的石器,如石雕、石刻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文明和时代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古人通过这些方法将石材加工成各种生活、生产和宗教用途的工具和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