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偷”通常指的是“偷诗”,这是一种创作手法,指的是在创作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借鉴、模仿或者搬用他人的诗句、词句、句式、意境等。在传统诗词理论中,这种现象被称作“偷诗”,并且有“三偷”之说,分别是“偷语”、“偷意”和“偷势”。
偷语:直接照搬或者稍作变动他人的诗句。例如,李贺的《金铜仙人辞 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多次引用和改编。
偷意:借用或者点化他人的诗句中的意境、情感等,但保持原句不变。
偷势:模仿他人的诗风或者结构,但又不露痕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偷诗”是一种创作手法,但过度使用或不恰当的“偷诗”行为可能会受到批评。在创作时,应当尊重原创,同时也要吸取他人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