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树这个意象在古诗中经常被使用,不同的诗人根据自己的情感和观察,赋予了半树不同的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包含“半树”意象的诗句及其出处:
1. 牛汉的《半棵树》
描述了一棵树在逆境中倔强挺立的形象,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2. 方干的《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半树梅花似岭南”
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北方依然绽放的景象,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3. 方蒙仲的《以诗句咏梅·雪后园林才半树》
“半树太多些”
表达了在雪后园林中梅花初放的情景,寓意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4. 文天祥的《题陈国秀小园》
“半树阅今古”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感慨。
5. 张炎的《水龙吟(寄袁竹初)》
“篱根半树”
描绘了一幅篱笆旁梅花点缀的冬日景象,寓意着孤独中的坚韧。
6. 马子严的《桃源忆故人》
“雪后又开半树”
描述了梅花在雪后再次绽放的景象,寓意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7. 司空曙的《题落叶》
“今朝半树空”
描绘了落叶后树枝空荡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变迁。
这些诗句中的“半树”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命运、品格或者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每首诗中的“半树”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