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平菇怎么养殖

好奇百知 · 2024-12-31 20:34:16

疫情期间养殖平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购优质菌种和菌包 :选择优质菌种和菌包是养殖平菇成功的关键。优质菌包通常密度为四百五十千克每立方米,过重则有可能参水,购买时一定注意选择优质的供货商。

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

原料选择:

平菇的培养源可以选择木屑、树叶、稻草以及农作物秸秆等,但大部分是用稻草或木屑作为栽培原料。这些原料搅碎后要湿水并加入消毒粉搅拌,初步杀菌。

消毒灭菌:将原料装入饲料袋,压实、压紧做成代料简子,然后用高温蒸汽进行消毒杀菌,一般需要10小时以上。

发酵培养料:玉米芯、小麦麸皮、生石灰粉掺匀堆积在一起加水,一边加水一边翻拌,直到用手抓一把培养料用手握紧,在指间有水滴但不向下滴为宜。然后将培养料堆积成圆形或长方形进行发酵。培养料堆可堆积成高1.5米,宽1.7米左右,长按照料的多少而定。为了预防料堆中间由于发热过高而烧过,从料堆上向下打直径5公分的孔,用于散热透气。

接种与养护

接种:消毒冷却后,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接种。接种时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涂抹表面,用接种棒捅一个小圆孔,按适量菌种到孔中,轻轻按压。接种后放在消毒环境中等待走菌丝。

养护管理:接种后的菌筒要放在通风透气的阴凉位置养护,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可铺洒白石灰消毒。当菌丝长满就可以搬到室外,竖排摆放,定期喷水灌溉的方式进行补水,到成熟季节就可以长出平菇。

温度与湿度控制

温度:平菇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5℃,如果温度超过28℃,菇柄变长,菇伞变薄,颜色变浅,影响商品性。在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温,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于20℃以上时,可采用加强通风和进行喷水降温的方法,以增加温差,刺激出菇。

湿度: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在料面出现菇蕾后,要特别注意进行喷水。喷水注意向空间和地面上喷,严禁直接向菇蕾上面喷。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可以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通风与光线

通风换气:低温季节,1天1次,每次30分钟,一般在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通风换气必须要缓慢进行。

光线: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一般以菇棚内“七分阴三分阳”为宜。

病虫害防治

消毒:种植房要经过消毒,并且用紫外线杀菌处理,保证在无菌的情况下操作。在出现小的菇蕾时就要把菌袋打开透气,保证通风透气。

使用消毒剂:在浇水时加入少量漂白粉和菇安消毒剂杀菌,转潮喷水,可加入1%的石灰。

采收与预处理

采收:采菇时,大、小菇应一次采完,勿摘大留小。平菇菌盖质脆易裂,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采菇后先将菇体上附带的培养料、泥土等杂质去除干净。采下的菇要菌盖朝下、菌褶朝上,直接放入专用箱内,避免挤压,并尽量减少翻动的次数。

预冷与分级:可采用2-5℃冷库进行预冷,以有效降低平菇的呼吸强度,延缓新陈代谢,延长保鲜期。将预冷后的平菇按大小分级,并剔除病虫菇、机械损伤菇、残次菇等。

贮藏保鲜:低温贮藏是将平菇装入塑料筐中,放入温度4℃、相对湿度80%-85%的冷库进行贮藏,此条件下可保存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