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翏是什么

三颗葱 · 2024-12-31 21:33:23

花觚(huā gū)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陈设瓷器,原为商周时期流行的酒器,后兼具插花之用途,故名“花觚”。花觚起源于宋元,流行于明清,各时期结合瓷器的特点有所变化。其器型为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时期花觚有青花、斗彩、古铜彩、五彩等品种,有的在器腹部装饰堆贴或印花纹饰。

花觚在宋代开始被称作“花觚”,并且由于造型别致,器形优美,符合文人的审美雅趣,在宋代逐渐普及。到了明清时期,花觚的造型更加多样化,装饰题材也更为丰富,包括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花鸟等。

故宫博物院藏有的花觚作品有《天蓝釉花觚》《兽面纹花觚》《翠雕海棠式花觚》等。此外,花觚不仅作为陈设观赏的特定器物,还在宋代开始进入宋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器物。

综上所述,花觚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瓷器,从商周时期的酒器演变为明清时期的陈设观赏瓷器,其造型和纹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并成为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