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北方室外养殖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保暖措施
鹅能耐受零下20℃左右的气温,但在北方地区冬季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可以将鹅引到棚舍饲养,通过灯光照射进行保温,促进鹅的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
保持鹅舍干燥温暖,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有条件的可以搭盖塑料暖棚,以提高母鹅的产蛋率。
在鹅舍漏水处,用草帘和厚塑料膜围起来或铺上,并铺上几层干净的稻草作为铺垫,以防止鹅受潮。
饲料管理
冬季鹅的饲料要保持新鲜,不要喂食被农药污染的草、蔬菜等。可以对农作物的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后喂食。
饲料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精料与草料相结合的方式饲喂,并适当放牧,促进鹅的生长发育。
产蛋母鹅的饲料营养标准要提高,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以平衡鹅体的消耗,增强其御寒能力。不能断青料,每天饲喂要不少于500克青料。
疾病防治
冬季易引发多种疾病,因此要定期给鹅舍、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接种疫苗。饲养时还要定期打扫残留食物和粪便。
保持卫生清洁,喂养的饲料、粪便等都有可能成为细菌的来源。小鹅本身携带的病菌较多,要加强防疫。
光照管理
冬季白天时间短,自然阳光不足,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18米的鹅屋至少要安装一个25瓦的灯泡,并安装灯罩,使灯光充分照射鹅身上。为了保证照明质量,灯泡每次达到五天时都要擦干净。
选择健壮的雏鹅
选择体型大而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杂家品种鹅。选择活波好动、反应灵敏、叫声有力、脚能够迅速收缩的鹅苗,而腹大、歪头的鹅要及时淘汰。
合理调整饲养密度
随着鹅的生长,适当调整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鹅之间相互争斗和食物不足。
保持鹅舍通风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缩短通风时间,但也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冬天北方室外有效地养殖鹅,确保鹅群的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