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塘养殖虾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与建设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便利的地方作为养殖基地。
基地环境要求池的四周有泥土护坡,池埂高出水面40-50cm,宽度达到100cm,防止龙虾打洞滤水。
池塘设计与清整
池塘面积以1~5亩为宜,最大不超过10亩,形状宜圆形,便于管理和操作。
池塘要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保持水深在0.5~1.5米之间,沟的水深最好不要超过1米。
池塘底部应略有坡度,无渗漏,并修好防逃设施。
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或漂白粉10公斤进行彻底清池消毒。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解氧应在50毫克以上,透明度在30~40厘米,PH值7.0~8.5。
池塘中应种植水草,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每隔半个月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虾苗放养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面积和养殖方法决定,一般每亩放养8万~10万尾虾苗。
放养前将虾苗塑料袋放置塘内30分钟,使虾苗逐渐适应水温,提高成活率。
投饵饲养
前期以投喂煮熟黄豆打浆为主,补少量小杂鱼和螺肉等,投喂量为虾体重6~8%,分早晚二次投喂。
中期水温高、摄食旺盛,投喂量增加到10%。
后期需增加增氧设施,防止缺氧情况发生。
日常管理
定期观察水质变化,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每隔一段时间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发生。
在每年八到十月份,增氧设施要到位,防止因气候变化导致缺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适合农村水塘养殖虾的环境,从而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