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养殖保健方案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包括猪场的规模、养殖环境、猪群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制定。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猪场养殖保健方案框架,供您参考:
一、猪场消毒
定期消毒
种猪舍和育肥舍每周消毒一次。
产房和保育舍每周消毒两次。
场内环境每两周消毒一次。
使用的消毒药包括天聚消毒液和金碘福星,每两周更换一次。
带猪消毒
使用成分单一的消毒液(如消毒王),每周1-2次,连续使用1个月,之后更换其他品种(如圆环毒杀或远征金碘)依次循环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
室外消毒
2%火碱一般每周一次,传染病发生时每周2-3次,优点是不产生抗药性。
二、疫苗接种
仔猪免疫程序
0日龄:猪瘟疫苗(在发生仔猪猪瘟的猪场仔猪乳前作2头份)。
3-4日龄:仔猪大肠杆菌苗。
7-10日龄:猪伪狂犬病疫苗。
15日龄:气喘病弱毒苗。
20日龄:猪瘟疫苗。
32日龄:仔猪副伤寒疫苗。
37日龄:猪伪狂犬病疫苗。
43日龄:丹毒、肺疫二联苗。
70日龄:猪瘟。
75日龄:伪狂犬病疫苗。
80日龄:萎缩性鼻炎(70日以上)。
90日龄:丹毒、肺疫二联苗。
种猪免疫程序
猪瘟:一年2次,每次6头份(春、秋各一次)。
口蹄疫:一年2次。
细小病毒:配种前30天。
蓝耳:后备猪配种前1个月左右。
伪狂犬:后备猪配种前1个月左右。
乙脑:夏季病,每年4月份做疫苗,小猪1头份,大猪2头份。
三、药物保健
新生猪
5-11天:益生素 + 柠檬酸饮水1-2天,庆大2ml/头。
10天:补铁1.5ml/头(血旺)。
12天:其他药物(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母猪保健
怀孕母猪:每月加药一次,每次加药一周。当本场或周围疫情严重时,停药时间缩短。
哺乳母猪:产前一周,产后两周加药,预防产后三联症。
后备母猪:配种前7-15天,每头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2.5ml,提高受胎率和分娩率。
产前母猪:产前及产后各7天,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5g、强力霉素200g和阿莫西林200g。
产后母猪:产完仔后,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10ml,预防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和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产后48小时内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2ml,促进恶露排出,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
经产母猪:从自主断奶的第三天起,喂食时添加200mg维生素E和400mg胡萝卜素,直到母猪发情,然后减半量喂至妊娠第21天,提高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
四、环境管理
猪圈环境清洁
每日清理猪圈,清除尿液和粪便,定期消毒,保持通风和透明度。
猪圈规模和密度控制
合理设置猪圈规模和密度,每头猪应有足够的空间。
五、饲养管理
饮水管理
确保猪群饮水安全和充足供应,保持饮水设备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饲料管理
保持饲料新鲜和适宜,防止变质和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