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的鸭子过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严控室温
冬季应保持鸭舍温度在5度以上,以确保鸭子安全越冬且有产量。
晚上喂食后要将鸭棚紧闭,防止冷风进入。
鸭棚外可用草料、粮食秸秆围起来,并铺盖一层塑料膜,特别是棚顶的盖草厚度要保持在5cm以上。
垫草饲喂
冬季应在鸭舍产蛋区内铺垫至少30cm左右的干净垫草,如秸秆或稻草,并保持干燥。
每天早上捡蛋后,将旧草撒铺在舍内,晚上鸭群进入鸭舍前再添加适量的新草。
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物质的比例,并补充充足的青饲,以补充维生素。
夜食热饮
晚上应添加一次温热的饲料,温度保持在38度左右,同时供给温热饮水,避免鸭子饮用冷水。
夜间补料主要以高能量饲料为主,蛋白质不可过多。
人工补光
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时间不足,需进行人工补光,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17小时。
可在鸭棚内按每30平方米安装1盏40瓦灯泡进行补光。
调整鸭群
冬季到来前,淘汰老、弱、病、残和低产鸭,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休产鸭或低产鸭的特征包括主翼羽脱落、体羽显著脱落、喙基部变黄、体弱等。
防寒保暖
保持环境温度相对稳定,鸭产蛋适宜的温度为13—20℃。
关好门窗,外挂草帘,严防贼风。
舍内铺设厚约30厘米的麦秸或稻草,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严寒到来时夜里应适当加温,通风换气时要注意保暖。
饲料管理
冬季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如玉米、小麦等,并添加1%一2%的动植物油脂。
饲料中要适量掺入多种维生素,满足蛋鸭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
饲料要定时定量,保持干净,防止疾病发生。
放养原则
每天根据天气将蛋鸭放出棚舍外,让其自由觅食、嬉水、活动,但应选择背风地方放牧。
鸭子下水运动前先在旱地上运动半小时,以防抽筋。
鸭舍卫生消毒
冬季应加强鸭舍的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干燥,防止疾病流行。
每天对鸭舍进行带鸭消毒,有利于鸭舍地面、垫草和空气的净化。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帮助鸭子安全度过冬季,保证其健康和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