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米深的水中养殖鱼苗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清塘消毒和准备工作
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时,将池水排至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或漂白粉3~4千克,将刚溶解的石灰浆(或漂白粉)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时,池水深控制在0.5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或漂白粉14千克,溶解后全池泼洒。清塘后需等待一定时间(生石灰清塘后10天,漂白粉清塘后3~4天)才能放鱼苗。
注水和管理
注水时要用60~80目网布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注水深度初期为50~60厘米,后期可逐渐加深至1.5~2米。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质恶化。
鱼苗放养
放养前要对鱼苗进行试水,确保清塘药物药性完全消失。放养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2℃,有风天气放苗时,应在上风处放苗。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等确定,一般每亩放10万~20万尾。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初期可用豆浆饲养法,黄豆用水浸泡后磨成浆,全池泼洒。一天泼浆两次,数量依天气、水质而定。鱼苗下塘一周内,每天每亩需黄豆3~4千克,磨浆后投喂,一周后增至5~6千克。待鱼苗长到1厘米后,开始投喂混合粉状饲料。
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捞除敌害和杂物。定期注水,逐渐加深水位至1.5~2米。
拉网锻炼
出塘前2~3天,需进行拉网锻炼,增强鱼苗体质。
水质调控
在高温季节,尤其在烈日暴晒下,鱼池水深一定要保持1.5米以上,并放置足够的隐蔽物,以便鱼分散栖息。定期加水,保持水质清洁和溶氧充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30米深的水中成功养殖鱼苗。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鱼种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