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祖籍湖北襄阳。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为了与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诗艺精湛,作品主题广泛,包括忧国忧民、社会现实、个人情感等,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变迁。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因其作品不仅艺术成就高,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杜甫一生创作了约1500首诗篇,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对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杜甫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被后人尊称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