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殖蜜蜂的产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种植蜜源植物
种植蜜源作物是养蜂高产的重要途径。养蜂户可以联合起来种植蜜源作物,如在自留地、承包山上、荒山、河滩、盐碱滩、沙荒地等处种植。一年生草本蜜源植物如向日葵、油菜、养麦、棉花、草木樨、瓜类、苜蓿、紫苏、月见草等,当年种当年得利。此外,还可以结合植树造林、建生态村、绿化旅游区、建森林公园、治沙造林等种植蜜源树种,建立永久性蜜源基地。
多样化蜂产品生产
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蜡、雄蜂蛹、蜂王幼虫、蜂巢等。单纯生产蜂蜜如遇干旱或多雨会亏本,而兼生产蜂王浆、蜂花粉等可以起到互补作用。例如,浙江蜂农钟林军养蜂200群,年生产蜂蜜5~6吨,蜂王浆0.8吨,蜂花粉1~2吨,全年效益超过10万元。
饲养优良品种和强群
通过不断选育,可以选择出产蜜多、蜂王浆高产品种、耐寒品种等优良品种。例如,平湖浆蜂、萧山浆蜂每个浆框72小时可产蜂王浆0.1~0.15公斤,甚至0.2公斤,是普通蜜蜂的1~2倍。产蜜多的品种如松丹一号,产蜜量可提高1倍。要引进高产品种,可以通过引进蜂王换种,用邮购方式引进蜂王。同时,要将蜂群培养成强群,强群能够提高采集能力和产蜜量。
提高蜜蜂的采集效率
要从蜂场与蜜源距离、蜂群密度、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提高蜜蜂的采集效率。例如,在采蜜旺季要保证有足够的工蜂,冬季过后要及早造就2-3代工蜂,以保证有足够的工蜂投入产蜜。
勤换蜂王
蜂王的好坏、强弱与蜂群都有直接关系,蜂群繁殖的快慢又关系到产蜜量的多少。最好一年一换蜂王,选择品质好的蜂王,淘汰老蜂王。新蜂王年轻力壮,产卵多,繁殖蜂多,产蜜也多。
抓工蜂培育
在采蜜旺季要保证有2-3代工蜂。在雨水节气前后,给蜂王增加饮食,喂给白糖、白酒、生姜水,以促进工蜂活跃和产卵。及早让蜂王多产卵,到5-6月,2-3代工蜂就育成了。
抓工蜂出勤
工蜂对环境十分敏感,外界气候变化常常影响工蜂出勤。在气温突然下降或早春、晚秋季节,每天早晨要给蜜蜂“喂点酒”,即在每10脾蜂的食料中,添加3-4滴白酒,以抵御寒冷,促进工蜂出勤。
合理把握繁蜂时间
在蜜源来临时正好将蜂群发展到最鼎盛的状态,实现蜂蜜高产。避免蜂群过多导致分蜂热等问题。
巧用继箱进场采蜜
采取继箱养殖蜜蜂,用隔离板将蜂王控制在底箱,继箱用来储蜜,避免子蜜混脾现象,增加储蜜量,方便采集蜂蜜。蜂王在底部不断产卵,新蜂不断出来,弥补采蜜期间的蜂损问题。
合理调整巢脾间隔
在大流蜜期,通过调整巢脾间隔,增加储蜜量,从而提高蜂蜜产量。
控制采蜜周期
在蜜源充足的情况下,合理安排采集周期,刺激蜜蜂不断工作,避免蜜蜂因食物充足而减少工作积极性。
追赶花期
在油菜花等蜜源植物开花时,通过转场追花夺蜜,提高蜂蜜产量。
培育强群
在花期到来前,将蜜蜂培育成强群,保证有足够的采蜜工蜂,提高产蜜量。
引进与选育蜂蜜高产种王
引进优质种蜂王,并进行筛选和选育,选择繁殖力强、采集力强、性情温驯、抗病害的蜂群作为种用蜂群,培育出优质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