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民歌是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它由汉代由乐府官署收集的民间歌谣组成。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情感表达和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乐府民歌以其朴素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句式和强烈的感情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乐府民歌作品有《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后者更是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是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乐府民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仿照乐府民歌的形式进行创作,形成了所谓的“乐府诗”。这些作品被宋人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中,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