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麻锯鱼怎么养殖

欧大百科书 · 2025-01-01 04:47:55

猪麻锯鱼(可能是指刺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水质调控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采取微流水养殖,每天不间断冲水。

无法实现微流水养殖的养殖场,可以15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占池水总量的20%。

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

药物催产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交配。产卵池一般使用面积在5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池,水深1.2米-1.5米,池水使用80目的网片过滤。

催产前,在水泥池中设置以质地柔软、新鲜的水葫芦、水花生等做成的人工鱼巢,以供亲鱼发情产卵,鱼巢放置数量为1个/平方米-2个/平方米。

饲养方法

刺鳅属于溪流底床上栖息的底栖鱼类,且性情凶暴动作迅速有食鱼性。所以千万不要和小型鱼混养。

在饲养刺鳅时要铺设大量底沙,种植水草,然后要用岩石垒出大量洞窟或者是直接放置一截一截的竹筒供它们藏身。

喂养它们的饵料可以使用鱼肉的碎块、小鱼、蚯蚓等大型饵料。需要较大的水流食性、肉食性有鱼食性活动水层、底层。

池塘处理

池底淤泥厚度低于10cm,如果淤泥过多,要进行清淤处理。

如果是水泥池,先在池底铺上10cm-15cm厚的潮泥沙,面积约占池子总面积的10%。鱼种下池前要对养殖池进行消毒。

池内平均留水深20cm-30cm,每667㎡用生石灰100kg-150kg化水后全池泼洒。毒性消失后移栽轮叶黑藻,待池内轮叶黑藻有一定的数量后放入大刺鳅鱼种。

人工繁殖

在每年4月-8月的生殖季节,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

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桝)。药物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溶解,注射剂量按亲鱼体重0.5毫升/公斤计算,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使用两针法,针注射剂量为总量的1/5,第二针注射剩余部分,间距24小时。雄鱼用药剂量减半。

水温20℃-25℃时,效应时间为36-48小时。

受精卵的孵化

亲鱼产卵后,要及时将受精卵收集而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以面积为4平方米-6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宜,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万粒/平方米-1.5万粒/平方米。

孵化过程中,注意防止水霉;孵化期间,尽量保持水温18℃-31℃,宜水温20℃-28℃之间,变幅范围应控制在2℃左右,并且每天更换新水3次,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溶解氧含量不低于4毫克/升)。

鱼苗培育

根据实际情况,鱼种培育可使用土池或水泥池。其中,使用水泥池培育时,培育池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40平方米为宜,池深60厘米-80厘米,且排灌水方便。

鱼苗放养前,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清洗培育池,然后贮水即可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同一批次、规格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1500尾/平方米。

以上是猪麻锯鱼(刺鳅)的养殖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